位置:安徽省文物学会 > 学会动态 > 浏览文章
 
王稼祥故居—王氏宗祠修缮工程(2024年“首届安徽省文物保护优秀项目工程”推介)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6日
 

建设单位:泾县桃花潭·查济文化旅游区管理委员会
勘察设计单位:安徽徽州文物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泾县云岭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安徽徽州文物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起止时间:2021年7月8日—2023年2月23日

一、简介

    王稼祥故居—王氏宗祠建于清早期,至今有260余年历史。整个建筑三进三开间,砖木结构,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126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
    该祠堂的木、石雕刻技艺极为精妙,实属皖南古代民居建筑雕刻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木雕刻:前进前檐横梁上中间雕刻的是“封神”全景图,左右两边分别是“张松献图”、“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石雕刻:后进两组石柱础是镇祠之宝,据传是当时建祠时皇宫宫廷大师制作,目前是全国除北京故宫外唯一的一对汉白玉石础,雕刻工艺精湛细腻,是石雕中的上等精品)。同时,祠堂内还保存有大量的家谱、史料和文献资料,展示了“金鼎王家”的历史,是研究社会发展变革不可多得的实证。这座祠堂不仅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建筑,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年久失修,王氏宗祠屋面漏雨现象严重,导致檩条腐朽,望板,屋椽、楼板糟朽等病害。木柱存在虫蚁蛀蚀中空现象;局部构件缺失;室内地下排水不畅,室外地坪高于室内,地面潮湿泛青等。
    工程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破损缺失的屋面瓦、缺失和糟朽的屋面木基层进行添配和修整;按原有式样新制、补配、更换缺失或糟朽严重的部分木构件;参照现存的马头墙形制恢复缺失的马头墙并对墙面进行做旧处理,恢复原地面形制;整修周边排水等。
    通过本次维修,基本排除了危及文物安全的险情,恢复了文物原貌。并对之前管理使用单位的历次维护维修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弥补了史料的不足。同时,该文物建筑的正常开放,也有助于展示地方悠久的历史文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王稼祥故居—王氏宗祠修缮工程(2024年“首届安徽省文物保护优秀项目工程”推介)
                                                                       王氏宗祠屋面航拍
                                王稼祥故居—王氏宗祠修缮工程(2024年“首届安徽省文物保护优秀项目工程”推介)
                                                                         王氏宗祠中进
                               王稼祥故居—王氏宗祠修缮工程(2024年“首届安徽省文物保护优秀项目工程”推介)
                                                                      王氏宗祠后进
二、专家推介意见
    王氏宗祠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稼祥故居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同志的祖祠。王氏宗祠的修缮,工程管理规范,资料编制符合要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通力合作,协调配合,体现了较高的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水准。其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既充分尊重设计方案,也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应变,尽可能保留了原有构件、工艺、结构信息,谨慎处理新老构件的协调,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坚持了“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原则,保证了文物价值得以保留、延续。为提升红色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提供了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