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安徽省文物学会 > 学会动态 > 浏览文章
 
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午门须弥座石雕保护工程(2024年“首届安徽省文物保护优秀项目工程”推介)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6日
 

建设单位:凤阳县文物管理所
勘察设计单位:广州市瀚瑞文物保护设计研究中心
施工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监理单位:安徽省中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起止时间:2018.11.20—2020.09.30

 

一、简介

    午门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须弥座束腰部位现存的11种421个347米长的石刻纹样,是研究明初文化和雕刻技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为了有效减缓病害破坏和全面展示文物价值,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于2018年11月开始了为期两年的保护工程。
施工前,项目组详细研读了保护方案,并与设计人员进行了充分交流,确保了完全并正确地理解设计理念和工艺细节要求。同时,项目组没有自限于“按设计方案施工”的最低要求,而是怀着对文化遗产的深厚情感和高度责任心,发挥专业特长,进行了深入的施工勘察,并设计和实施了一套完整的试验程序,从而有效补充和完善了保护方案形。根据试验结果,优化了施工操作。同时,在施工中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手段、适合的修复材料和工艺,并在减缓病害发展、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和完整展示文物价值之间的谨慎平衡。此外,高精度的三维激光扫描图像和2万多张施工过程的高清照片和保护对比图完整留存了施工过程以及石刻艺术信息。通过项目组两年精益求精、严谨务实的工作,项目于2021年11月通过竣工验收。明中都午门须弥座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得到了全面展示和传承,为文物活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除常规的施工内容外,项目组还对须弥座纹样的特征及各种纹样的传承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自主开发了部分文创产品。这些努力为学术界和公众深入了解这一文化遗产提供了一些参考信息。

                                     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午门须弥座石雕保护工程(2024年“首届安徽省文物保护优秀项目工程”推介)
                                                                      纹样块石缺失修补前后对比图
                                     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午门须弥座石雕保护工程(2024年“首届安徽省文物保护优秀项目工程”推介)
                                                                            须弥座清洗前后对比图

二、专家推介意见

    午门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面留存不多的极其重要标志性遗迹之一。午门须弥座石雕保护工程管理规范,资料齐全,体现了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协调能力。其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对石雕文物本体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勘察,病害分析合理,病因判断客观;维修过程中,通过培训工程技术人员保证了施工的专业性,坚持了先期实验和专家分析研讨相结合,优化出针对性的措施和施工组织设计,跟拍海量照片,保留了维修过程,完善资料档案记录。很好地贯彻了文物保护理念和原则,确保文化遗产真实性、完整性及其价值得以延续,为石质文物尤其是石刻、石雕文物的保护维修提供了典型案例。